女大学生,常年光顾串串香,跳过晚餐,胃壁溃疡遍布,终确诊胃癌。近年来这种新闻屡见不鲜,不禁让人背后发凉。上海肿瘤医院-徐浦中医医院肿瘤医生表示,临床上像这样的胃癌患者这几年明显增多,这也表示,多数胃癌或是“吃”出来的。
地摊串串香隐藏的健康危机
为了让味道更浓郁,地摊串串香的汤底往往反复熬煮,油脂和盐分含量严重超标。红油汤底的辣椒素、花椒素等刺激性成分,会直接刺激胃黏膜,导致黏膜充血、水肿;而过量的盐分则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,让胃黏膜长期处于“受损-修复-再受损”的循环中。对于胃黏膜本就脆弱的人来说,这种反复刺激可能诱发慢性炎症,久而久之增加癌变风险。
反复加热的油脂会产生多环芳烃、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;而未彻底煮熟的食材,不仅可能携带寄生虫,还会让肠胃在消化过程中承受额外压力。这些因素叠加,会让胃黏膜长期处于 “有毒环境” 中,为癌细胞的滋生提供温床。此外食材的不新鲜、竹签的材质质量不过关等等,也隐藏了诸多健康危机。
偶尔吃一次麻辣、烧烤等重口味食物无可厚非,但长期以高油、高盐、高糖、辛辣食物为主,会让肠胃持续处于 “应激状态”。丝毫不给胃部休息和自我修复的时间,胃黏膜就像一直被“按在地上摩擦”,长期以往,溃疡、炎症的刺激,都增加了胃部癌变的风险。
展开剩余52%“吃”出来的胃癌
除了特定的危险食物,一些长期保持的不良饮食习惯,也会像 “温水煮青蛙”一样,慢慢侵蚀胃的健康,诱发胃癌。
①饮食不规律
胃是一个“守时”的器官,到了饭点会自动分泌胃酸准备消化食物。如果长期饥一顿饱一顿,胃酸会在空腹时腐蚀胃黏膜,而暴饮暴食又会让胃过度扩张,加重胃的消化负担。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会打乱胃的正常生理节奏,导致胃黏膜反复受损,久而久之诱发慢性胃炎、胃溃疡,甚至增加癌变风险。
②吃饭过快
“狼吞虎咽”的吃饭方式,会让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部。胃需要分泌更多的胃酸和消化酶来消化大块食物,这会增加胃的工作量,还可能导致食物堆积在胃内,引发胃胀、胃痛。长期如此,胃会因过度劳累而功能下降,胃黏膜也会因持续的消化压力而受损,为疾病的发生埋下伏笔。
③嗜好抽烟喝酒
吸烟、喝酒与胃癌也有着一定关系。烟雾中含有苯并芘、多环芳香烃等多种致癌物,是胃癌的诱发因素。而喝酒很容易损伤胃黏膜,引发胃出血,长期以往容易增加胃癌风险。
健康无价,别让“吃”毁了胃!与其等到疾病发生后追悔莫及,不如从现在开始,调整饮食习惯:少吃一口重盐重辣,多一份食材新鲜;少一次地摊 “冒险”,多一份对卫生的关注;少一点饮食随意,多一份规律和节制。
发布于:上海市江南配资,北京网上炒股配资网,免息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