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甘肃一辆5年金旅大巴司法拍卖6.72万成交,引发改装与营运讨论
一辆五年车龄、行驶约22.85万公里的金旅牌36座中型客车,9月1日在甘肃武威司法拍卖以6.72万元起拍价成交。这个成交价对不少人来说颇为意外,也把二手客车市场的几个现实摆到台面上:便宜不等于好接手,改用途或继续营运都有门槛。
公开拍卖信息显示,车牌甘C17358,2019年11月出厂、2020年3月首次登记,目前暂存凉州区杂木河北路院内,原属金昌君恒旅游客运有限公司。今年该公司共有8辆车被列入拍卖,这辆为其中之一;申请拍卖方为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。此前两次挂牌起拍价分别为8.4万元和6.72万元,两次流拍,本次仅一人报名并以起拍价成交,出售过程较为直接。
买家顾虑不少:中型客车本身维护、保险和年检费用高,营运资格和道路营运许可不能直接随车转让;若想改成旅居房车,需要进行改装审批、变更登记与排放检测等流程,时间和钱都得掂量。这些合规和后续支出,往往是压低市场需求的关键原因之一。
从用途这类车对乡镇短途班线或旅游接送仍有市场,但买回去当个人代步或轻改为房车并非零成本。市场经验显示,大型商用车在折旧上比家用轿车更受用途和政策影响,同年限的家用车二手价往往更灵活,更易转手。
社交平台上也有两类声音:有人写道“6万多改成房车够爽的”,也有人提醒“手续、保险和出入限制一大堆,别光看价格”。接下来值得关注的是买家如何办理过户与改装手续,以及监管方对这类司法拍卖车辆后续用途的管理动向。
你怎么看这事儿?评论区聊聊
江南配资,北京网上炒股配资网,免息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