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半年的养生实验,换来意想不到的结果
“医生,我本来是为了预防脑梗才吃三七粉的,结果半年后检查,血栓反而多了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55岁的王阿姨一直对养生颇有兴趣。
半年多前,邻居告诉她:“三七粉是好东西,能活血化瘀、疏通血管、降三高,女人吃了还能补血养颜。”
听到这些功效,王阿姨心动了,她去了药店买了一瓶三七粉,每天早上用温水冲一勺,风雨无阻地坚持。
她的设想很美好:半年后体检时,血管一定干干净净,血栓没了,人看起来更有气色。
然而半年后复查,医生告诉她一个令她震惊的结果:
血栓比之前更多
经常头晕、头痛
容易上火出鼻血
医生问清楚饮食和用药情况后,很快锁定“元凶”——盲目、长期使用三七粉。
二、三七粉到底是什么?
三七,又叫田七、金不换,早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有记载,被归为“止血、活血、消肿、定痛”的中药材。
现代药理研究表明:
三七中含有三七皂苷:可改善血液循环,增加冠脉血流量
含有人参皂苷、黄酮类物质:有一定抗炎和抗氧化作用
可用于辅助治疗外伤出血、跌打损伤、心脑血管疾病
但是——
辅助治疗 ≠ 预防保健神器
对部分人有益 ≠ 人人适用、长期可用
三、为什么王阿姨吃三七粉,反而更糟?
医生解释了三个关键原因:
1. 药 ≠ 食,长期服用增加风险
三七粉是中药,药性偏凉且活血化瘀。
长期服用,会影响凝血功能,甚至导致出血倾向,尤其对有胃出血、术后未愈合伤口的人非常危险。
2. 并非所有人适合活血
王阿姨属于血虚无瘀体质,本身没有明显“血瘀”问题。
中医讲“无瘀不宜活血”,盲目活血反而可能破坏正常凝血平衡,造成健康风险。
3. 剂量与服用方式不当
建议日常用量一般为1~3克/天,最好分次服用,且用40℃温水冲泡。
王阿姨一次舀一大勺(约6~8克),长期高量使用,对身体是一种慢性负担。
四、长期不当服用三七粉的4个后果(很多人不知道)
1. 出血风险增加
影响血小板功能,延缓伤口愈合
胃出血、痔疮出血、鼻出血等问题更易发生
2. 过敏
个别人服用后出现皮疹、恶心、瘙痒等过敏反应
哺乳期女性服用,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,引发皮疹
3. 损伤口腔、咽喉黏膜
粉末直接吞服易黏附喉咙和食道,造成异物感或轻微损伤
研磨不细者更易刺激黏膜
4. 加重体虚
感冒、腹泻时服用,可能加重症状
活血药可能促进肠蠕动,令腹泻更严重
冷门知识点:
三七虽然活血,但其核心并不是“通血管”或“溶解血栓”,很多宣传存在夸大甚至误导。
五、三七粉的正确打开方式
1. 明确自身体质
血瘀体质:舌质暗、有瘀斑、容易刺痛,可能适合活血药
气虚、血虚无瘀、出血倾向:不适合
建议:先问中医或医生辨证
2. 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
日常养生:1~3克/天
冲泡水温:40℃左右,避免过热破坏有效成分
避免与抗凝药(如阿司匹林、华法林)同服,以免出血风险增加
3. 明确禁忌人群
孕妇、哺乳期女性
有出血性疾病、胃溃疡、消化道出血的人
手术前后一周
4. 明确使用时间
饭前服用利于吸收
不宜空腹大量服用,防止刺激胃黏膜
六、医生给出的更优“防脑梗”方案
三七粉不是预防脑梗的万能钥匙,真正有效的是综合生活管理:
饮食
少盐、少油、控糖
多吃深色蔬菜、全谷物、深海鱼
运动
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≥150分钟
步行、游泳、慢跑皆可
控制三高
定期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
按医嘱服药,切勿自行停药
戒烟限酒
尼古丁和酒精都是血管杀手
定期体检
高危人群(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、家族史)推荐每年做颈动脉超声+血液检查
七、冷门提醒:保健品心态要改
医生总结了王阿姨的教训:
很多人认为“中药无毒、保健品无害”,但实际上长期不当使用中药,风险并不比西药低。
尤其是活血、补气、温阳类中药,如果不辨体质,不仅达不到理想效果,还可能雪上加霜。
反直觉知识点:
“活血化瘀”不能等同于“通血管”、“溶血栓”。溶解血栓需要抗凝或溶栓药物,不是普通养生粉末可以做到的。
八、总结与行动建议
三七粉可用,但须对症、限量、短期。
3个不要:
不要长期大剂量服用
不要在感冒、腹泻、术后或出血时服用
不要与抗凝药物随意同服
正确步骤:
先问医生,判断体质
严格控制用量
观察身体反应,出现不适立即停用
真正的健康来源于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和科学体检,而不是单一寄 hope 于一瓶药粉。
医生寄语
王阿姨的故事提醒我们:养生不能只听“偏方”和“商家吹捧”,要有科学依据。
养生的路很长,不要一脚踏进“越补越伤”的陷阱。
今天行动
如果你正在服用三七粉,请回忆:
你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吗?
你控制好剂量了吗?
有无医生指导过你的用法?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让更多人看到,避免重复王阿姨的错误。
参考资料:
[1] 《本草纲目》 李时珍
[2]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.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, 2020
[3] 国家药典委员会. 《中国药典》2020版
[4]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. 《活血化瘀类中药临床应用指南》2021
江南配资,北京网上炒股配资网,免息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